来源:教科办 发布时间:2010-09-29 作者: 阅读数:1352次
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取得的成果,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,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,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,经研究,决定组织开展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与奖励工作(以下简称评奖)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评奖依据和范围
根据国家《教学成果奖励条例》(1994年国务院第151号令)、《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》(浙政发[1997]128号)和《37000vip威尼斯教学成果奖励办法》(杭电教[2006]193号)等文件精神,统筹考虑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。评审范围为我校教师(含教学辅助、教学管理、教学研究等人员)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(已申报并获得过校级教学成果奖的除外),特别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。
二、评奖条件和要求
参与评奖的成果一般应是国家、省(部)或学校正式立项并结题的教学改革、建设与研究项目。教材必须是省级以上重点教材或规划教材,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处于先进水平并已正式出版。
凡申请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,必须经学院评审后择优推荐,宁缺勿滥。已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,在继续研究与实践中无新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就的,不再申报。
申报校级教学成果的教师应连续两年满教学工作量,其他人员应在本岗位连续工作三年以上。
个人作为成果主要完成人申报的成果不得超过2项。
同一学院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项目限报1项。
独立学院申报项目必须是研究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成果;成人教育学院申报项目必须是研究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。
鼓励跨学院、跨学科联合申报全校性教学成果。
所有参与评奖的教学成果须经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。实践检验的时间从正式实施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,不含研讨、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。
本次教学成果奖设一等奖10项,二等奖15项,奖励额度为一等奖3000元,二等奖2000元。特别优秀的可授予特等奖,特等奖数量不超过5项,每项奖励额度为5000元。
三、评奖程序
1、学校成立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(办公室设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)。各学院设立相应的教学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审组。
2、成果申报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:(1)《37000vip威尼斯教学成果奖申报书》(一式三份)(可在教务处网站下载);(2)反映成果的主体材料(论文、著作、研究报告、经验总结、成果鉴定书、获奖证书、项目验收报告等)及有关附属材料(一式三份);(3)国家、省或学校关于批准该成果项目立项研究的文件(一式三份);(4)以上材料的电子文档一份(著作、获奖证书、文件等除外)。每个申报项目装一个档案盒,档案盒封面上注明《37000vip威尼斯教学成果奖申报书》封面的内容。
3、各学院评审组评审、确定本学院拟推荐一、二等奖名单(排序),汇总后填写《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》(见附件1),报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公室(高等教育研究中心),同时提交Excel电子文档。
4、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公室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定。
5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、确定一、二等奖。在二等奖评审过程中,各学院落选的一等奖项目,自动作为二等奖项目进行评审,但占原学院二等奖推荐指标,该学院二等奖推荐项目按学院排序进行末位淘汰。
6、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在校园网上公示一周,无异议后,经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,由学校正式下文公布。
四、指标分配原则
本次评奖实行限额推荐申报,各学院要严格按照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有关规定及限额指标(见附件2)推荐申报一等奖和评选二等奖。
(一)基本指标
1、一等奖评审基本指标数按各学院近两届所获校级教学成果奖(2006年、2008年)和立项资助的教改项目(2009年、2010年)数总和的10%(按四舍五入计算)确定。
2、二等奖推荐基本指标参照下列任一标准,不重复计算。
(1)教师规模:在编在岗的教师人数<100人的学院,可推荐二等奖1个,教师人数≥100人的学院,推荐二等奖2个;
(2)学生规模:在校学生人数(全日制本科生、研究生)<2000人学院,可推荐二等奖1个,学生人数≥2000人学院,推荐二等奖2个。
(二)奖励指标
为鼓励各学院重视教学工作,多出高水平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,对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级(2009年)、省级教学成果奖(2008年)和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主持学院给予适当奖励。
1、一等奖推荐奖励指标
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学院奖励2个名额;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学院奖励1个名额。以上奖励指标取最高奖项名额,不重复计算。
2、二等奖评审奖励指标
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学院奖励2个名额,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学院奖励1个名额。以上奖励指标取最高奖项名额,不重复计算。
五、时间安排
附件1:
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
学院(盖章): 填报日期: 年 月 日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主要完成人姓名 | 所属学科 | 申报等级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| | | | |
附件2
2010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名额分配表
学院名称 | 一等奖限报数 | 二等奖限报数 |
机械工程学院 | 1 | 2+2 |
自动化学院 | 1+2 | 2+2 |
会计学院 | 1 | 1+1 |
经贸学院 | 1 | 1+1 |
管理学院 | 1 | 2+1 |
电子信息学院 | 1+2 | 2+2 |
通信工程学院 | 2+1 | 1+2 |
计算机学院 | 2+1 | 2+2 |
人文学院 | 2 | 1+1 |
理学院 | 1 | 2+1 |
外国语学院 | 2 | 2+1 |
新闻出版学院 | 1 | 1+1 |
软件工程学院 | 1+1 | 1+1 |
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| | 1 |
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| | 1 |
信息工程学院 | 1 | 2+1 |
体育教学部 | 1 | 1+1 |
成人教育学院 | | 1 |
| | |
| | |
合计 | 26 | 45 |